各学院分团委、直属团支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安徽省第十五次团代会精神,增强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堂学习和社会锻炼紧密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团委决定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三、活动内容
(一)学思践悟宣讲团。结合红色研学团项目,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年、深入人心。
(二)国情观察实践团。深刻把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战略部署和时代内涵,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各种网络资源,鼓励青年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走访调查的形式深入城镇、乡村、企业等,重点围绕社会现象、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实地调研、组织总结讨论并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关研究成果。
(三)科技创新实践团。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依托“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利用假期开展创业调研、实验论证、市场拓展、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宣传推广等实践活动,加强校企联系,助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四)民族团结实践团。鼓励大学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增进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志愿服务实践团。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敬老爱老、法律援助、科普宣传、助残帮扶、亲情陪伴、爱心捐助、医疗义诊、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六)“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题。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关注社会焦点,发扬专业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基层团支部以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实地调研、红色寻访、文化宣讲、志愿服务、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实地开展活动,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四、实践形式
(一)以实践地为单位进行组队。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生源地相同的学生根据活动内容以实践地为单位进行组队。
(二)以团体为单位进行“云”组队。学生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学生社团等为单位进行线上组队,实践成员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方案在各自家乡开展相关调研或实践,最后合作产出具有较高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实践成果。
(三)以个人为单位参与实践。要求所有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所在家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结束后向所在学院团委报送实践地出具的实践证明、实践成果与心得体会。
五、时间安排
(一)准备和动员阶段。(6月9日前)学校从整体上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各学院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并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各学院需申报社会实践总队长1名,指导教师1名,实践队数量不得少于往年数量。
(二)团队组建申报阶段(6月12日前)。各团队提交项目材料(团队汇总表、项目申报书、安全责任书,见附件),学院团委组织初选,每个学院推荐1-3个校级重点团队、3-5个院级重点团队和其他若干学生自组团队。相关材料于6月12日前打包(文件以学院或组织名称命名)发到ahutxsh@163.com邮箱,纸质文档盖章报送新大活110会议室。各实践团队须按照团中央相关要求,根据团中央的要求,及时将组建的团队信息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官方网站说明)。申报团队需设领队1名,指导教师1名。未登记报备的团队,不得参与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奖项评选。
(三)评审立项阶段(6月中旬)。学校通过材料评审、集中合议的方式,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团队并公示。
(四)培训阶段(6月下旬)。学校、学院分别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专题培训,校级层面培训对象为实践团队队长、安全员、宣传员、指导教师等,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调研方法、媒体宣传、安全保障、总结评估等方面;院级层面可结合工作开展实际,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五)实施阶段(6月-9月)。各社会实践团队要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注重过程化管理,加强实践工作简报、阶段性总结宣传、安全日报等工作。各学院新媒体平台开设“青春奉献祖国”社会实践专栏,充分发掘实践成果,积极发布实践报道,发布的典型数量不少于应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3%,并将优秀作品积极向“安徽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投稿。团委将综合考量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数等指标,对各学院的活动情况进行评分,纳入本年度“三下乡”社会实践考核评比。
六、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成果,各实践团队活动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特别是能够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团队特色)。重点资助团队应注重品牌效应,打造省级、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
(二)积极探索,建立基地。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拓展。要探索社会实践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抓手。努力建立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
(三)筑牢防线,确保安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首要前提,开展前,要提前充分研判,做好安全预案工作。根据地方防汛救灾等形势和要求,动态调整工作安排,如遇突发、紧急状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并及时报告。
(四)注重总结,加强宣传。各实践团队要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原则上要求每支校级实践团队至少有3篇报道在市级(含)以上媒体刊载,加强对外信息沟通,主动联系各大媒体,积极向校团委提交实践宣传素材。
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6月7日